您好,欢迎访问徐州律师李想律师网站!我们的联系方式是:15262049703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联系人:李想律师

电 话:15262049703

邮 箱:513668065@qq.com

地 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三环南路39号颐和汇邻湾写字楼17A

李想律师-团队介绍
你的位置:首页 > 李想博客李想博客

【励志篇】从新华社记者到律所主任

作者:徐州律师 发布于:2015/4/12 7:55:07 点击量:

【励志篇】从新华社记者到律所主任

  徐州律师小编今日整理为大家介绍一篇励志的文章:

  前记 我的太太

  一个男人之所以生动,不是因为你做的事儿有多牛,而是取决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的生活、事业、兴趣、爱好、家庭。若一个男人愿意把他的家庭展示出来,那他应该是一个很柔软的男人。

  我太太是在我一无所有时跟我在一起的。当时刚到北京,住在地下室里,太太第一次去看我,看到地下室不到三平方米的地方,衣物干净整洁,书籍成堆,虽然苦逼但精神状态非常好,非常有干劲。用老婆的话说,只要小伙子有干劲,我就赌一把自己的青春。凭老婆当时的条件,找一个高富帅的男生是很有机会的。要嫁给一无所有的我确实需要勇气。正是这份义无返顾的跟随让我在奋斗时有无穷的动力。

  真的非常感谢老婆与家人在我十年的创业中给予的支持与理解。

  我想送给优秀单身女青年们说一句话:不要惜嫁,莫嫌少年穷。你如果愿意嫁给一个事业尚处低谷但浑身干劲的青年,也许就为社会拯救了一个找不到爱情却壮志有为的青年。

  我放弃盈科的职位,到上海发展创业,没有太太与家人的支持,很难发展。

  接下来的分享,我不是以一个成功者的形象来跟大家分享,而是以自己的一些折腾的经历来鼓励青年人敢于面对挑战。

  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14年,从我第一次辞职折腾到现在正好10年。从山东到辽宁到北京,再到现在的上海。2008年开始做律师,2010年到上海筹办盈科(上海)律所,2013年创业上海的瀛东律所,这其中有三次折腾。第一次是从记者转行做律师,第二次是从北京到上海,第三次是辞职开创瀛和。学习了中文、法律和管理三个显学,职业空间横跨了山东、辽宁、北京、上海等四个省市。

  第一章  进出新华社

  我是怎么考上新华通讯社的,得益于一个小小的细节,我打电话给新华社办公厅,询问是否可以向贵社发简历,他们说,我们总编室一般只招收北京重点院校的学生或者国外留学回来的毕业生。我不死心,在北京招聘的现场,我用心地在简历上加了几行字:“法律+中文双教育背景,律师+媒体双职业经验,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努力回报惊喜。”然后用既期待又紧张的眼神看着人力资源部主任读简历。他认真看了我这一行还算漂亮的手写字,就把我的简历放到一一小堆简历里面去了(大部分简历都被放在一堆杂乱的文件中)。第一轮面试顺利通过!

  到现在我仍然非常感激给我这个屌丝青年机会的主任,只记得他姓袁。一个机会来临时,你只要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充满激情地去努力,结果可能超出你的期待。之前我在北京负责招聘全国的分所主任,凡是跟我见过面、主动发短信和邮件再次沟通的,我会更加关注。

  最近看到一个微信,孙正义投资了800家公司,有100家失败,他说成败最大的区别是,领导人是否有足够的激情!激情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所有方法。投“杨致远”,是因为感受到他的每个细胞都在颤抖;投“马云”是因为看到他的眼睛里充满了火焰。孙正义说,成大业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腔热血(激情);一身正气(品德)。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2010年前,新华社一直是传统体制内的媒体人最向往的机构,新华社是中国最大的官办媒体,在体制内可以享受体制内的一些好处,比如有安全感,甚至能满足部分的虚荣心。这个机构拥有四万名员工,是全球员工数排名第一的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在这个略显神秘的机构里,你可以接触到一线的政治动态,参与重大事件的报道,养成对资讯的敏感,以及对传播的触感。我第一次到人民大会堂是在新华社时参与两会的报道。2007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黄菊去世,我在值班时是中国第一批接到通知的。但是像体制内所有人的感受一样,你必须接受科层制的层层PK,而且需要越来越习惯谨小慎微的处事风格,在没有社会与家庭背景的大观园里,十二分的努力才有机会获得升迁。

  有一天,我去访问一个享受处级待遇的编辑部主任,他做了三十年的新华社资深媒体人,满头白发,著作等身,他跟我说,他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6000元左右。一下子让我泪奔,仿佛看到了三十后的自己。我可以为了新闻理想奋斗一生,但是我不能在京城米贵的地方为房子车子耗尽青春。

  离职除了以上原因外,我还有一个法律职业的梦想。2004年考取了法律从业资格证之后,我就一直在暗暗学习法律职业知识,希望有机会获得执业的机会。就是在一个案源就没有的情况下决心离职。离职时太太跟我领了结婚证,并安慰我说,以我目前的工资,可以供你我两个生活,给你半年时间,如果律师做不下去,你再找个有固定薪水的活儿。创业就是一条不归路,从离职之后,我就没有打算再离开律师行业。

  2008年奥运会来了,春节我也向这家高大上的机构say goodbye了。辞职时,让同事给我拍了张踌躇满志的照片。总结一下,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吃什么样的饭。

  第二章  决心到上海发展

  我的家乡是山东的一个小县城,后来到了北京,上海在我记忆中是很遥远的地方。小时候看发哥演的《上海滩》,非常向往上海的繁华,向往强哥的勇猛胆识,到了上海后,再看黄晓明主演的上海滩。每次行走在外滩看到繁华的黄浦江边通亮的灯火,内心就涌起莫名的澎湃。生在这个时代,我等非常幸运不用通过打打杀杀,投靠大哥,自立黑帮,就有机会在这个世界之都成就一番事业。

  话虽然这样讲,但到上海这个陌生的城市来,还是下了好大的决心,现实的情况摆在那里,一方面,自己在北京的事业已经开始起步,先有了北京户口,再娶了媳妇,又买了房子,业务发展也是顺风顺水。记得2009年我进入了正在快速规模化的盈科律所,那时只有北京盈科一家,所里不超过三十个律师。在长期团队协作中培养了工作习惯,我们一方面开始寻找合作队友,一方面开拓业务,我先认识了申伟,又认识了黄翔、李磊,后来又帮盈科引进孙在辰、徐双泉,说来真是缘份奇妙无比,我在盈科认识的第一批同事,后来这些人都分别成了青岛盈科、南京盈科、厦门盈科、广州盈科还有沈阳盈科的主任,再后来又成了瀛和律师机构的创始人,真可谓相逢之人再相逢。另一方面我在上海无亲无故,2010年之前来过一次上海,盈科当时在全国还没有任何影响力,尚没有一家外地分所开设,要想在高手云集、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上海开拓一片属于外地律所或律师的天地,需要面对的是巨大的挑战与不确定性。盈科当时提出要做亚洲第一、全球前十,同行都在嘲笑,一个只有三十五人的律所,在北京都排在一百名开外的律所,竟然提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与国际化。

  尤记得刚到上海,访问一个律界大牛,他看了一眼盈科的宣传册往桌子一扔,说世界上的事不是靠吹牛就能干出来的,是靠真刀实枪练出来的。这是我第一次受到打击,也由此领会到上海同行的实干精神。

  是什么样的决心和勇气让我到上海呢?我觉得是“有时候存在一种梦想,想折腾一把。”自己以前在团队工作中习惯了,到律师行业反而不适应了,各自干特别需要归属感,做律师两年了觉得特别孤独。当时自己30出头了,觉得再晚就不可能有冲劲儿了,山东和上海两个地方,我选择了上海,太太也特别支持我。就到了上海。

  到现在我还一直在问自己,也在问周围人,是什么给予了我挑战自我的勇气。我演讲的副标题是坚持下去不是因为我很坚强,而是因为别无选择,实际没有选择,实际上是自己性格与命运相斗争。伟大的政治家邓小平同志73岁复出,就是要通过改革为中国杀出一条伟大复兴的路;身患癌症依然坚持推出新款苹果手机,乔布斯认为“活着就是改变世界”。而作为我们普通人,虽然格局与能力有大小,但梦想往往异曲同工,有时,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家庭的命运,通过自身的努力,影响更多的人,从而改善更多人的境遇,优化行业生态,优化法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即使无法改变世界,我们也可以获取构建内心秩序的能量。话题扯远了,我们一起谈在上海的创业。作为一般企业家,我们创业不仅是为了使家人生活的更好,还有一种使命感驱使着我们去折腾一下,否则枉费了这么好的时代。

  2010年2月,记得是大年初六,一个下雨天,我第二次坐飞机来上海,对上海没有任何方位感,也没有熟人,心情有些兴奋,又有些不安。于是就问停车场大巴司机哪个站离上海的中心最近,他说静安寺,我说好,就在静安寺下了车,在附近找一家如家酒店住了下来,一住就是将近两个月,再到后来看到如家就心里难受,再也不愿住如家了。相信刚到上海创业的各位外地同行都有所体会,没钱没人没资源,不会说上海话,家人不在身边,内心非常孤苦。记得自己租得第一个房子就在恒丰路桥边上的公寓楼,离这里只有二里多路,每天早上都被嘈杂的铁路声与车辆笛声吵醒,房间里还有老鼠,后来它看我房间里没有什么食物,也就悻悻离开了。

  物质条件的苦其实不算苦,苦的是你原有的工作秩序被打乱,新的工作秩序又不知如何建立,没人没资源没有切入点,不知如何打开局面,最苦的时候,每天早上醒来,不知当天的困局如何打破。

  当时,为了寻找最合适的写字楼,拿着上海地图,把上海所有优质的写字楼摸了个底透;为了调研上海律师市场,筛选后通过陌生化或者熟人推荐,约谈了五十多个律师做样本调查。认真研读、张浩参与写作,史建三老师编著的两本上海律师行业的专著,籍此找到突破口。调研回来之后,我们发现盈科在上海拓展的竞争优势非常小,除了它是来自北京的律所和声势浩大。

  如果你想带团队去航行,不是马上造一艘船,而是首先唤起大家对大海的向往。一个是目标,一个是理想。

  也有人说,上海我们来晚了,有那么优秀的律师同行已经掘取了第一桶金,身居食物链的顶端,后来者生存越来越困难。但是,机遇其实始终就在那儿,的确是不增不减,关键看你怎么对待它。有句俗语我觉得是可以拿来跟大家分享下:如果你真的觉得命运都对你关上了门,那我觉得最起码你要去试一试、去推推看,说不定这个插销还没插上。

  当时到上海,建立盈科上海分所,只拿到预算的一半,装修完一层之后再也没有钱了,就靠第一层的运转慢慢累积了第二层的资金。穷人最缺的不是钱,而是野心,要在上海开拓一方事业,不能少了那种拼搏的勇气和野心。当时一个人都没有,招到的第一个员工是才毕业的张浩,24周岁,小鲜肉正要进入SMG,后来改变想法,看到我在干事业,追随我。之后我的第一次创业和第二次创业都在我的身边。我非常感谢张浩,我在上海认识的所有律师,几乎都是基于张浩。他带给我在上海读得第一、第二本书,是史建三老师写的,认真研究律师行业,有了在上海发展的基点。

  到一个新的城市,有各种各样的迷茫感,不知道该去干嘛。租了4000平米的写字楼,浩浩荡荡只有我和张浩两个人,很不符合互联网精神。但让我欣慰的是,之前进来的律师,年收入都是30%的增长率,盈科才发展成这样的大所,也给了我宝贵的职业经验。创业的初期很艰苦,我不想再煽情了,因为我知道没有成功的人,是没有资格说自己有多苦的。

  年轻的律师,在大佬云集的上海,感觉业务比较难做,生活压力大,但我觉得,在上海这个地方,一扇门关上了,你换个地方推一推。我们之所以能够发展,得益于上海的市场环境、公平竞争的氛围。在上海完全靠本事和专业,这是我的感受。

  别人愿意跟你合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这个人。我在上海,做人做事,一直有三个原则:第一是人的原则,要选择好你的员工、你的老板、你身边的人;第二要有好的目标,选择好的目标,没有目标,生活就会变得散漫,当大的目标难以实现时,可以改善每天的工作;第三是共赢原则,做事儿时首先要考虑,我能为别人带来什么,他凭什么跟我合作,要培养企业家的思维和做事方式,这是做大事的思维。这三个原则是相辅相成的,要相互协调配合。

  第三章  瀛和律师机构

  第三个环节就是想讲讲我为什么从盈科辞职出来第二次创业。这是一张在英国的照片,我也非常感谢盈科给了我很多机会。从英国回来之后便辞去了盈科的工作。我们的集结非常巧,去年2013年的5月18号,在沈阳,我们原来盈科所的7个主任打算出来。那时候《中国合伙人》正在上映,很多人是流着眼泪看完这部电影的。

  我为什么离开盈科,其实在盈科所,很多人找不到团队的感觉,无论是北京老大还是我这边,都感觉没有依托,没有团队。盈科是一艘大船,向着海洋深处航行,船员却只能在甲板上烤火,主任和员工间几乎没有交流。所谓的合伙人,尤其是律师行业,还是应该以团队为核心,资合是次要,人合才是主要。在盈科这个平台,离我想象中的感觉越来越远,所以决定出来创业,在这个过程中,遇见这样一个团队是很感动的,当时7个主任一起离职。其实我们一直在弱化7个人的角色,但慢慢的我们关系确实越来越近,虽然也有争吵脸红,但依旧是顺风顺水的。

  全球布局、线上线下O2O、跨界整合,是我们的三大平台战略。做平台时间长了以后,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互联网对行业的改造。在互联网冲击的时代,律师行业也必须具备这些元素,至少应该要有这种思维。盈科对我最大的启发是做平台,所以做好平台是最重要的。在这个行业里,没有特色的中小所很难生存的,现在有一个“脱媒”的趋势,我相信未来的律师事务所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做品类,一个是做平台。为了应付未来互联网对我们的冲击,我们做出了这样一个战略计划。

  第四章  聊聊轻松的跑步话题

  为什么要跑步,是为了见识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自己。大家想,在徐霞客、苏轼那个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时代,都能游遍山水,写下那么多让我们感动的文字,而在我们这个科技兴盛的时代,如果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些文字和足迹,你怎么对得起自己。当走到25公里的时候你只有3个选择,第一,继续往前走;第二,往后退;但当你走到一半的时候,你往后退也是25公里,还不如坚持往前走呢;第三,站在原地不动。而在人生旅途中停止不前还有什么希望呢?

  我的微信里很多朋友说,觉得我不是在创业,是在跑步。其实在跑步里,我发现了一个别样的人生,我要像一个牧师一样,好好讲讲跑步。我刚参加完上海马拉松,最后坚持跑下来,特别有幸福感。其实跑步和创业特别像,不在于你跑多快,而在于你怎样跑,能坚持多久。从去年创业到现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戈九选拔,现在我累计的里程可以到达秦皇岛。我从一个不会跑步的人,成为复旦戈九A队队长。

  团队的游戏就是不在于你一个人跑得多快,而是一种战略、团队的配合。这是我们在戈壁上的照片,这种幸福感、快感来自于对身体透支完后的超越,最感动的是到终点的时候。我们律师搞脑力劳动的时候,也需要体力运动的平衡。这是我们7个合伙人,他们来终点迎接我跑完。最感动的是,你跑的时候有人为你欢呼,你跑完的终点,有人在那里期待,送你鲜花拥抱,这种幸福的感觉,只有在团队里、在在乎你的人身边才能找到。

  跑步的人生非常精彩。以前我出差都是飞机来回,偶尔周围转转,现在我都会围着跑跑步,发现跑步的世界比你以前认识的要大3倍以上。我曾经在闵行跑步时遇到刘翔,在台湾跑步的时候看到一轮红日从海面上跳出来,心情特别澎湃。我从戈壁跑完以后,觉得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再在精神上打败我。跑步其实是运动中最容易最简单最能持之以恒的。

  第五章  我的职业感悟

  创业重要的就是干、坚持和不放弃。很多事情,如果那么容易成功的话,怎么可能轮到你呢?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创新,一些新的想法和点子,当然还有我一直都在强调的团队,没有团队是什么都做不了的,做到理想—行动—坚持—超越。还有就是使命感,内心的一种强烈感觉去引导去指引,才能坚持。

  我觉得一个人能做的最大的投资就是你的时间。你把时间这样一个源泉浇灌在哪里,哪里就会生根发芽,就会有收获。你把时间花在亲情上,将来等你年纪老了、年纪大了,就有亲情的回报;你把时间花在友情上,你就能巩固跟朋友的情感,你会交一些真心的朋友;你把时间花在创新创业上,时间一定不会怠慢你,一定会有回报的。

  如果说有什么成功的感悟的话:人生到底怎么样你是不知道的,你惟一能做的就是要坚持走下去。最精彩的人生是到老年的时候能够写出一部回忆录来,自己会因曾经历过的生命而感动,也会感动别人,继续为生命的精彩而奋斗,这时候我才能说我的生命很充实。

  第一件事情是干,我觉得机遇其实是一个在正确的时间地点,需要你做出果断决定的这么一种东西。我们七个主任从盈科辞职先后不到一个月时间果断完成,很多人丢失了巨额的奖金和现实的利益。

  第二个事情,我觉得我们需要有坚韧的精神。如果你选择了创业,选择了一件事情,你要有足够的坚韧说服自己坚持下去,直到找到对的路为止,我们所有上海的青年人,如果你想抓住上海给你的机会的话,我觉得你最起码要要求自己做到坚韧、不放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件事情,就是不断创新求变。刚开始做瀛和这一年来,我们先后经历了全国布局战略的调整、产权的变革、电商平台的多种尝试、法律产品的迭代,也经历过迷茫与挫折,把我们能够突破的事情,都尝试了一遍,也许过几个月之后我们选择说,不行,我们看来还得走另外一条路。

  用朋友的话总结一下:一要跑步向前;二是坚持跑;三是一群人跑。

  文章由徐州律师小编整理介绍,希望大家收回心思,认真工作,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一五年的工作和生活!接下来是五一小长假,敬请期待。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xzlawer.com/content/?1455.html

上一篇:【微信】“微信”商标行政诉讼案件评析
下一篇:【律所管理】律所如何进行资源整合如何做大做强

备案苏公网安备 32031202000193号 备案号:苏ICP备13010887号-1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三环南路39号颐和汇邻湾写字楼17A

联系人:李想律师 电 话:15262049703 邮 箱:513668065@qq.com 在线QQ咨询:819061881 网站地图

本站属公益法律咨询及普法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告知本站。本站审核后将立即删除,并且不对利用其内容作出的一切行为负责。

在线客服

李律师在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朱律师在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王律师在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